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形容車速時經常會說成開了多少邁車,而很少用開多少小時每公里來形容。出于多年來國人養成的用詞習慣,人們也將“邁”等同于了“公里”。
其實,這樣的叫法是有誤的,所謂的“邁”實際上是英語Mile(英里)一詞的音譯,是距離單位,只有寫作Mile/h,也就是英里每小時的時候才表示速度。
● 中國特色 “邁”這一詞匯的由來
我國汽車工業起步較晚,在新中國成立之初,道路上行駛的車輛幾乎都是外國品牌,這些車輛多是以英里每小時作為速度和里程表的記數單位的。前面我們已經說過“邁”實際上是英語Mile(英里)一詞的音譯,人們便將”邁”作為速度單位一直延續下來。
包括我國在內,目前國際上統一的速度單位為”千米/小時”,而1千米和1英里的距離是不一樣的,1英里=1.609千米,因此,我們所說的汽車行駛多少邁,并不能等同于多少公里每小時。而且將長度單位稱為速度單位,說車速多少“邁”也就相當于說體重是多少“米”一樣的滑稽。
不僅于此,當我們在形容車速時,還有另外一種叫法稱為“碼”,其實這樣的叫法更是錯誤的,“碼”同樣也是一種長度單位,作為英美地區的一種長度單位,其換算方式為1碼=0.9144米。所以將車速稱之為多少“碼”同樣不靠譜。
● 氙氣燈疝氣燈 傻傻分不清
類似這種將錯就錯的例子還有很多,其中較為代表性的便是“氙(xiān)氣燈”。這是一種最早應用于航空運輸領域的燈具,但被大批量使用到汽車上則是近十多年以來的事情。它由海拉公司在90年代初開發而來,通過內部充滿包括氙(xiān)氣在內的惰性氣體混合體,沒有鹵素燈所具有的燈絲的高壓氣體放電燈。
從字型上來看“氙(xiān)氣”與“疝(shàn)氣”極為相近,難分伯仲,人們也就錯誤的把這種燈稱之為疝(shàn)氣燈了,其實,這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。
● 編后語:
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不斷互通,很多詞匯也都是以音譯的形式演化成為中文,如我們耳熟能詳的“巴士”(bus)、“沙發”(sofa)等,當我們使用這類詞匯的時候,一定要先了解其真正的含義以免鬧出笑話。